蘋果手機金屬邊框的出現(xiàn),使得鉆攻中心的得到空前的發(fā)展,經過兩三年的時間,目前鉆攻中心己趨于飽和狀態(tài),加之蘋果8將掘棄金屬邊框,這給鉆攻中心又是一大沉痛的打擊。
市場上最開始生產鉆攻中心的是日本的發(fā)那科和兄弟機,國內從09年開始就陸陸續(xù)續(xù)有人在做,但沒有成氣候,鉆攻中心的使用范圍必競有限,重型加工做不了,
光潔度方便又達不到雕銑機,除了發(fā)那科和兄弟,其它的做的又不是很成熟,問題較多,實用性不強,價格不菲,所以,很多做產品的還是用加工中心來做,直到
2011年,是鉆攻中心的一個里程啤,隨著蘋果4的橫空出世,創(chuàng)造性的使用金屬邊框,引領智能手機的潮流。其它手機也紛紛跟風。
鉆攻機可謂風光無限,模具機時代一個月出機幾十臺都是不得了的成績,客戶買機都是一臺兩臺,幾臺的買,誰買個五臺,十臺,那是一大新聞。鉆攻機火起來之后,買幾臺都是最小的量,幾十臺,上百臺的買,大有人在。像比亞迪一年采購上萬臺。
那幾年,各路人馬,紛紛殺進鉆攻機市場,懂機床的不懂機床的,只要手上有點錢都來投資。懂加工中的不懂加工的,只聽朋友一句話,做鉆攻中心來錢快,立馬拿個幾十臺來做。
機床不是時耄品,一時半會不會淘汰,隨著智能手機的趨于飽和,機床行業(yè),馬上就感受到寒冬來臨。
蘋果8如果采用無金屬中框將對鉆攻中心是致命一擊,那些博鉆攻中心的廠家,會因為資金周轉不良,貨款收不回來而立馬倒閉?,F(xiàn)在市場己見端倪,就機床廠家將
現(xiàn)金放進自己的荷包,欠著供應商的錢不付,猶其是下半年以來機床銷量又不前,大部分主做鉆攻中心廠家處于虧損狀態(tài)。還有極端的,外面貨款收不回,沒錢付供
應商。
所以說,機床行業(yè),不是電子行業(yè),一定不能被做大做強的觀念沖昏了頭腦,一定要腳踏實地,做好質量。機床不是銷耗品,機床應該質量為先,精度為先,穩(wěn)定為
先,服務為先。那種短視的人來做機床,只會把好好的一個行業(yè)攪亂,害了客戶,害了供應商,最終也害了自己。
下面是蘋果8的新聞:
在2015年以前,“無邊框手機”一直是概念手機的專利。即使對手機行業(yè)不太了解的人看到這種諜照,都會呵呵一笑。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,以及智能手機之間的差異性縮小,廠商們狂轟濫炸之后,傳說中的“無邊框”突然就走進了現(xiàn)實。
遺憾的是就目前來看,廠商推出的“無邊
框”,并不是消費者理解的“無邊框”,也不是別的廠商理解的“無邊框”。其中有人主打“ID無邊框”:將邊框做成黑色(僅限于壁紙也純黑)。有人主打“視
覺無邊框”:利用前面板玻璃的折射(出現(xiàn)“彩邊”,同時手機變厚)??傊拖M者的期待相比,多少都差點意思。
不少用戶瘋狂吐槽iPhone 6的外形主要集中兩點,第一攝像頭是突出的,第二背部留出的兩道大白條,現(xiàn)在有設計師就送出了這樣的iPhone 8,其是在iPhone 6的基礎上進行設計,最大的特點是攝像頭不突出,背部的白條也消失了。
在這個時候,蘋果是值得期待的。因為在手機的工藝上,無論是“雙面玻璃”、“全金屬機身”、還是“指紋識別”。新款 iPhone 總會在“黑科技”逐漸升溫時,將其洗白。
原因其實很簡單,蘋果對產業(yè)鏈的掌控能力要遠遠強于友商,所以在給下一代iPhone,或下下代iPhone做產品規(guī)劃時,每個工藝的成熟水準都會率先進入其視線范圍。而在正式立項之后,蘋果公司就會不遺余力地將其變?yōu)楝F(xiàn)實(量產)。
關
于蘋果的“無邊框設計”,其實早在2014年年初就有消息傳出,不過那時的關鍵詞是“OLED”(柔性屏)。當時,蘋果公司有一項名為“Flexible
Display”新專利被曝光。
根據(jù)這份專利的描述,蘋果采用OLED顯示屏,對設備進行包裹式設計,從而實現(xiàn)“無邊框”。實在很難想象的話,可參考下三星的Galaxy S6
edge。
根
據(jù)國外媒體的報道,蘋果公司在臺灣已經有一個50人左右的技術團隊,秘密研發(fā)著全新的OLED柔性屏幕。另外,LG
Display、三星電子、以及JDI(Japan Display
Inc)也均被爆料稱:將與蘋果建立OLED屏幕的供應關系,供應時間為2018年。也就是如果說不出意外的話,“iPhone
8”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“無邊框iPhone”。
不過需要指正的是,雖然OLED能讓體面的“無邊框”落地,但蘋果研發(fā)OLED的初衷并不一定是“無邊框”。這個邏輯從 Galaxy S6 edge 上就能看出來,三星從始至終就沒用 Galaxy S6 edge 打過什么無邊框概念。
因
為相對于LCD,OLED除了“柔性”以外還有很多好處:更輕、更薄、更亮、更省電。而這個問題的本質就是:OLED屏幕是自發(fā)光(無需背光、彩色濾光
片),而LCD則需要通過背光板照射才能顯示。通過這樣的對比,似乎OLED取代LCD將指日可待。但LCD有一個優(yōu)勢是OLED暫時無法逾越的,那就是
成本。